養脾胃是護心臟第一關!2中藥茶除寒濕暖胃氣正好
【早安健康/紫林齋主】一位在擔任牙醫師的朋友提到過:在臨床上有一個常見的現象:當病家有心臟病的問題要發作的時候,可能在病發前,病家的牙齦會經常性感到發痠、發炎、或出血。但是病家在這個時候卻會先跑牙科就診,因此錯失立刻正確治療的先機。這種狀況對於西醫的研究來說,因為要橫跨心臟外科與牙科,幾乎是很難達成共同治療的合作。但是中醫不分科,病家全身的狀況都是由中醫師一人獨立來完成照顧。中醫能夠完美統合關照全身各部位的不適與疾病的優勢,就在這個地方展現出來。在現代醫學的認知中,心臟非常的重要。但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,通篇完全沒提到任何「心臟」的描述,甚至對於一般認為等同於心臟的「心胞」,也從未提及。就像中醫認為人不是用腦來思考、記憶一樣,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對比現象。除了像前面提到的,也常聽到有人說「我容易水腫」,而被認為是心臟方面的問題所影響,又或者我們也常常聽到現代的醫療案例之中提到:當心臟出現病變,往往可能是「上腹部」或是「口腔」出現不適的反應。其實,依照《傷寒雜病論》關於「胃氣」的各種觀念以及對於「心下」的諸條文,我們可以知道《傷寒雜病論》提到的「心下」,包含了解剖上的:脾臟、胃、心臟。並且,中醫所談的「心」並不等同於解剖上所認識到的「心臟」。若是我們可以透過「心下」這個區塊的概念,認知到脾臟、胃、心臟彼此之間在功能上的緊密關聯性,以及牙齦也是胃的監控區這件事,那麼,要從牙齦的變化提前一步知道心臟可能有的問題,就一點也不困難了。把脾與胃照顧好,這實在就是我們保健心臟的第一道關卡,而這也是我在文章和講座中經常提到的說法:「胃是心臟的門關」這句話的來由。炙草薑茶身體內若是虛燥熱嚴重的人,會特別喜歡食用冷飲、冰品,而不愛溫熱的飲食,這是因為寒涼的飲食能夠把虛熱、邪氣快速冷凝成液態,減輕肝木輔助心火去除這些負面能量的負擔。而邪氣在轉變成液態的邪濕之後,則可以交給脾土去吸收、壓縮,做暫時的存放。吃下冰涼的飲食後,會得到暫時的快感,把身體因為吃下人工化合物後,因此流失的津液,以及囤積的廢棄物,兩者所產生的虛熱給冷凝、壓抑下來。但是,邪氣冷凝而成的畢竟還是邪濕,原本的問題只是換了個型態,在根本上卻毫無解決。只有讓脾胃在擁有好的津液下所發揮的津液「夠濕」與胃氣「夠熱」的力道,產生正氣,才能把虛燥熱置換出體內。這道簡單的茶飲「炙草薑茶」,能幫助快速的溫暖肺系統,強壯我們的陽氣,去除肺中邪濕寒氣。下一頁告訴您要準備哪些中藥材泡養生茶喔~
材料:炙甘草四錢(約十五公克)、老乾薑二錢(約七點五公克)做法:1. 將所有材料放入四百毫升清水中。2. 開大火煮滾,之後用中小火慢燉,煎至兩百毫升。3. 關火,去藥渣,待茶湯自然降至適合的溫度,即可飲用。要訣:1. 早晚各用一百毫升,大人、小孩都可以用。2. 非常抗拒喝熱飲者,可以放涼至接近體溫再用。3. 晨起常有鼻塞,痰多,鼻水、噴嚏不停者,特別適合。4. 這畢竟只是輔助的茶飲,根本的改善,還是得要切記:戒吃生冷飲食和人工化合物,否則沒有效果。5. 炙甘草的品象:不可焦,質地不可以脆,嘗起來不可以有苦味。外表不可以黏手,蜜製過的甘味必需要透達到最裡層。否則不具效力。桂圓薑棗茶平時對於身體來說,維持內臟的溫暖以及津液的充足,是有必要的。我所謂要胃氣經常能夠呈現「夠濕」、「夠熱」的狀態,讓脾胃的津液溫暖與潤澤,好讓身體可以維持生血的活力,以及產生氣的功能。材料:去籽紅棗三兩(約一百一十二點五公克)、生薑一兩(約三十七點五公克)、龍眼乾一兩(約三十七點五公克)、紅砂糖或黑糖(隨喜好適量)做法:1. 生薑洗淨,將紅棗、生薑、龍眼乾放入四千毫升清水中。2. 開大火煮滾,收湯至一千五百毫升。3. 隨喜好加入適量紅砂糖或是黑糖調味。每五百毫升的茶湯可以加入三大匙的紅砂糖,實際用量則視食材的甜度以及個人偏好加減即可。要訣:1. 薑切片之後,茶湯的辣味會較為明顯,可以用這個方式來適度的調整自己喜好的辣度。2. 必定只用紅棗,不用黑棗。紅棗必要去籽、剖開才用。3. 推薦女性經期前後持續飲用。4. 天熱在戶外活動時,容易流大汗,這種時候也推薦飲用,能舒緩因為大汗或是高溫所帶來的不適。